一、核心特点:紫外线是直接 “原因”
发病前提:皮肤暴露在日光下(如面部、颈部、手臂、腿部等无衣物遮挡部位),且照射时间超过皮肤耐受度。
关键关联:和紫外线强度、皮肤类型相关 —— 夏季正午、高原地区紫外线强,更易诱发。白皙皮肤、敏感肌、儿童皮肤角质层薄,对紫外线耐受度低,发病概率更高。
本质属性:属于 “光毒性反应”,不是过敏,但部分人可能叠加 “光过敏性反应”(对紫外线 + 某些物质的联合反应),症状更反复。
二、典型症状:日晒后快速发作,有明确时间规律
潜伏期:日晒后数小时至 1-2 天内出现症状,不是即时发作。
核心表现:
初期:暴露部位皮肤发红、肿胀,有灼热感、刺痛感,摸起来温度升高。
严重时:红肿加剧,出现密集小水疱,水疱破裂后会糜烂、渗液,疼痛明显。
恢复期:约 1 周后红肿消退,皮肤开始脱屑,可能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(变黑),少数人会有色素减退。
伴随症状:部分人会有轻微发烧、乏力、头痛等全身症状,通常在严重晒伤时出现。
三、常见诱发因素:这些情况会加重风险
环境因素:夏季正午(10 点 - 16 点)外出、高原 / 海边游玩(紫外线反射强)、长时间露天活动且未防晒。
皮肤状态:皮肤屏障受损(如近期过度清洁、刷酸、用刺激性护肤品),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下降,更易晒伤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