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炎是一个统称,指皮肤黏膜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炎症反应,表现为红斑、丘疹、瘙痒、脱屑甚至渗出等症状。其病因非常复杂,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通常与外部刺激和内部身体状态共同作用有关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:<<<在线咨询
一、常见:外部接触性因素(约占皮炎诱因的 60%)
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物质后,因刺激或过敏引发炎症,这类皮炎被称为 “接触性皮炎”,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,具体又分 2 类:
1.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(人人可能中招)
接触的物质本身具有 “直接刺激性”,无需免疫系统参与,只要接触时间够长、浓度够高,任何人都可能发病,常见诱因:
化学刺激物:洗涤剂(洗洁精、洗衣粉)、消毒剂、酒精、化妆品(含防腐剂、香精的护肤品、口红)、工业原料(油漆、水泥、机油)、农药等。
物理刺激物:高温(热水烫伤、暴晒)、低温(冻伤)、摩擦(紧身衣物、粗糙布料)、机械压力(长期戴口罩勒压皮肤)、紫外线(暴晒后日光性皮炎)。
天然刺激物:植物汁液(漆树、荨麻、芒果皮 / 汁)、动物分泌物(蚊虫叮咬唾液、毛毛虫毒毛)。
2.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(需 “过敏体质 + 致敏原”)
接触的物质本身无明显刺激,但 “过敏体质” 人群接触后,免疫系统会将其判定为 “有害物质”,引发迟发性过敏反应(接触后 12-48 小时发病),常见致敏原:
金属:镍(首饰、皮带扣、手机壳)、铬(牛仔裤纽扣、金属手表);
二、易反复:内部免疫与体质因素(慢性皮炎主因)
这类皮炎多为慢性、反复发作,与身体内部状态密切相关,常见类型及诱因如下:
1. 特应性皮炎(“过敏体质” 的标志性皮炎)
也叫 “异位性皮炎”,本质是 “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+ 免疫失衡”,常伴随过敏性鼻炎、哮喘,诱因包括:
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过敏史(如父母有哮喘、湿疹),孩子患病概率高;
皮肤屏障弱:皮肤天生缺水、油脂分泌少,容易受外界刺激入侵;
过敏原触发:吸入过敏原(尘螨、花粉、宠物皮屑)、食物过敏原(牛奶、鸡蛋、海鲜)、环境湿度低(干燥)等。
2. 脂溢性皮炎(与 “油脂分泌 + 菌群” 相关)
好发于头皮、眉间、鼻翼等 “油脂分泌旺盛部位”,表现为红斑、油腻性脱屑(如头皮屑增多、眉间脱屑),诱因:
皮脂分泌过多:青春期、熬夜、吃辛辣油腻食物会加重皮脂分泌;
菌群失衡:皮肤表面 “马拉色菌”(一种真菌)过度繁殖,分解皮脂产生刺激性物质;
诱发因素:精神压力大、熬夜、酗酒、内分泌紊乱(如甲状腺功能异常)。
3. 神经性皮炎(“精神压力 + 搔抓” 恶性循环)
也叫 “慢性单纯性苔藓”,核心与 “精神神经因素” 相关,好发于颈部、肘部、眼睑等易搔抓部位,特点是 “越抓越厚、越抓越痒”:
精神诱因:长期焦虑、紧张、压力大、失眠;
触发因素:局部摩擦(衣领刺激)、蚊虫叮咬后反复搔抓、内分泌紊乱(如更年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