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荨麻疹

荨麻疹为什么晚上起

  • 日期:2025-10-14
  • 文章来源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  • 咨询医生

荨麻疹晚上容易发作或加重,核心原因是夜间身体状态、环境因素、激素水平变化共同作用,导致皮肤对过敏原或刺激的敏感性升高。

1:夜间激素水平波动,抗炎能力下降

人体的 “抗炎激素”(如皮质醇)存在昼夜节律—— 白天(尤其早晨)皮质醇水平较高,能抑制皮肤炎症反应,减少组胺释放(组胺是诱发荨麻疹风团、瘙痒的关键物质);而夜间(尤其凌晨 2-4 点)皮质醇水平降至低谷,抗炎能力显著减弱:

此时皮肤中的 “肥大细胞”(储存和释放组胺的免疫细胞)更易被激活,即使是白天潜伏的轻微过敏原(如尘螨、皮肤干燥),也会触发组胺大量释放,导致风团突然出现、瘙痒加剧;

若本身存在 “慢性荨麻疹”,夜间激素的 “抗炎缺口” 会让症状更明显,形成 “白天轻、晚上重” 的规律。

2:夜间环境刺激集中,过敏原接触增多

夜间人体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(卧室),且皮肤直接接触床品、衣物,容易集中暴露于 “隐性过敏原”,同时环境因素会加重皮肤敏感:

1. 床品中的尘螨、皮屑刺激

卧室的床单、被罩、枕套是尘螨的 “主要栖息地”(尘螨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,夜间人体代谢产生的皮屑更易积累),即使每周清洗,也可能残留尘螨及其排泄物;

夜间躺在床上,皮肤长时间接触尘螨,过敏原持续刺激皮肤,诱发组胺释放,导致风团在躯干、四肢(接触床品的部位)集中出现,伴随剧烈瘙痒。

2. 温度与湿度变化

夜间卧室温度通常较高(尤其冬季开暖气、夏季开空调),且空气流通差,皮肤温度升高会扩张毛细血管,增加皮肤对过敏原的敏感性,同时可能诱发 “胆碱能性荨麻疹”(由体温升高引发,夜间盖被子、身体散热慢易触发);

若卧室湿度较低(冬季暖气房湿度常<30%),皮肤会因干燥导致屏障受损,进一步降低对过敏原的抵抗力,加重瘙痒和风团。

3:夜间注意力集中,瘙痒感知被放大

白天人体处于活动状态,注意力被工作、学习、社交等事情分散,对瘙痒的感知较弱;而夜间安静时,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身体感受上,即使是轻微的瘙痒,也会被显著放大:

瘙痒会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,导致人体不自觉抓挠,而抓挠会激活更多肥大细胞释放组胺,形成 “瘙痒 - 抓挠 - 组胺增多 - 更痒” 的恶性循环,让风团范围扩大、症状加重;

部分人因瘙痒难以入睡,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,加剧夜间荨麻疹的发作,形成 “失眠 - 免疫力下降 - 荨麻疹加重” 的闭环。

看完本文后
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麦地路41号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电话:0752-8833699
备案号: 粤ICP备2024249222号 版权所有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L)广[2020]第05-28-015号
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