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反复起风团、痒得钻心,吃点东西就加重,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?其实荨麻疹的核心是 “过敏或刺激引发的皮肤反应”,饮食忌口和生活避刺激双管齐下,才能减少发作,不用再被 “突然痒、突然起疹子” 困扰!
一、先搞清楚:荨麻疹为什么要忌口?
荨麻疹发作时,身体处于 “敏感状态”,部分食物中的成分(如组胺、异体蛋白、添加剂)会刺激免疫系统,诱发或加重皮肤水肿、风团和瘙痒。但不是所有人忌口都一样,关键是找到 “自己的致敏食物”,避免盲目忌口导致营养不均衡。
二、这些食物先 “暂停吃”,排查致敏可能
1. 高组胺 / 组胺释放类食物(最易诱发)
这类食物会直接增加体内组胺水平,或刺激身体释放组胺,加重风团和瘙痒,建议先暂停:
海鲜:虾、蟹、贝类(如扇贝、牡蛎)、海鱼(如带鱼、沙丁鱼)、鱿鱼;
发酵食品:酸菜、腐乳、酱油、啤酒、葡萄酒、奶酪;
其他:芒果、菠萝、草莓、番茄、茄子、菠菜、浓茶、咖啡。
2. 异体蛋白类食物(常见过敏原)
这类食物含有的蛋白质与人体差异大,易引发过敏反应,尤其急性荨麻疹患者需重点避:
蛋奶类:牛奶、酸奶、奶酪、鸡蛋(尤其蛋清);
畜禽肉:羊肉、牛肉、狗肉、鸭肉(部分人对鸡肉也敏感,可先少量试);
昆虫蛋白:蚕蛹、蝉蛹、蜂蛹、蚂蚱等。
3. 辛辣刺激类食物(加重炎症)
这类食物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,加重风团红肿和痒感,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荨麻疹都建议避:
调料:辣椒、花椒、胡椒、芥末、咖喱、生姜(大量)、大蒜(大量);
加工食品:辣条、火锅、烧烤、油炸食品(如炸鸡、薯条)。
4. 含添加剂 / 防腐剂的食物(隐形刺激)
食品中的人工添加剂可能成为 “隐形过敏原”,尤其慢性荨麻疹患者需注意:
零食:薯片、饼干、糖果、巧克力(含可可碱,部分人敏感);
加工肉:香肠、火腿、培根、罐头;
饮料:碳酸饮料、果汁饮料(含人工色素、甜味剂)。
5. 酒精类(别碰)
酒精会直接扩张血管,刺激组胺释放,无论哪种荨麻疹,发作期和缓解期都建议禁酒:
所有酒类:白酒、啤酒、红酒、黄酒、米酒,以及含酒精的饮料(如鸡尾酒、料酒烹饪的菜)。
三、除了忌口,这些 “刺激” 也要避开
1. 皮肤接触刺激:别让皮肤 “受委屈”
衣物:穿宽松纯棉款,避免化纤、羊毛、紧身衣,新衣服洗后再穿;
清洁:用 32-35℃温水洗澡,不用强清洁力沐浴露、香皂,洗澡时间控制在 5 分钟内,避免搓澡;
用品:停用新换的护肤品、化妆品、洗涤剂(如洗衣液、洗洁精),避免接触金属(如项链、手链)、橡胶(如手套)。
2. 环境刺激:减少 “诱发源” 接触
避粉尘 / 螨虫:定期清洁房间,勤换枕套、床单(用 60℃热水烫洗),少用毛绒玩具、地毯;
避花粉 / 霉菌:花粉季少出门,出门戴口罩、眼镜;浴室、厨房保持干燥,避免霉菌滋生;
避温度骤变:避免突然吹冷风、洗冷水澡,或长时间待在闷热环境(如汗蒸、桑拿)。
3. 作息与情绪:别让身体 “更敏感”
别熬夜:长期熬夜会降低免疫力,让皮肤更易受刺激,保证每天 7-8 小时睡眠;
别焦虑:情绪紧张、压力大时,身体会分泌 “压力激素”,加重荨麻疹发作,可通过散步、听音乐缓解情绪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