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定是否为脂溢性脱发(现医学更规范的名称为 “雄激素性秃发”),可以从典型症状、发病特点、家族史等方面综合判断,必要时结合医学检查明确。以下是具体判断依据:<<<在线咨询
一、核心症状:“特征性脱发模式”
脂溢性脱发的脱发模式具有明显特点,男女表现略有差异:
男性
早期:前额两侧鬓角开始变稀,发际线逐渐后移,形成 “M 型额角”;同时头顶头发变细软、稀疏。
进展期:前额发际线持续后移,头顶稀疏区域扩大,最终前额与头顶的脱发区域融合,仅枕部和两侧保留头发(类似 “地中海” 模式)。
女性
通常不出现明显发际线后移,主要表现为头顶头发弥漫性稀疏:头顶发量逐渐减少,头发变细软,可清晰看到头皮,尤其扎头发时发辫变细,发缝变宽(从头顶向两侧延伸的 “圣诞树样” 稀疏)。
关键点:脱发区域的头发 “变细软” 是核心特征 —— 正常头发粗硬有韧性,而脂溢性脱发的头发会逐渐变细(直径变窄),像绒毛一样,且生长周期缩短(容易脱落)。
二、伴随表现:“油多 + 瘙痒”
脂溢性脱发常伴随头皮油脂分泌旺盛(这也是 “脂溢性” 名称的由来),表现为:
头皮容易出油,洗头后 1-2 天就变得油腻,甚至贴头皮。
可能伴随轻度头皮瘙痒、头皮屑增多(多为细碎白色鳞屑),但通常无明显红肿、疼痛(与毛囊炎等炎症性脱发区分)。
三、发病特点:“渐进性 + 年龄相关”
发病时间:多在青春期后开始,男性常见于 20-30 岁,女性多见于 30-40 岁,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(病程缓慢,可能持续数年至数十年)。
进展速度:脱发是逐渐发生的,而非突然大量脱落(突然脱发更可能是斑秃、休止期脱发等其他类型)。
四、家族史:“遗传倾向明显”
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,家族史是重要参考:
若父亲、祖父、舅舅等男性亲属有类似脱发(如 “M 型额角”“地中海”),男性患病概率显著升高;
女性若母亲、姨妈等有头顶稀疏的情况,也需警惕(女性遗传概率相对男性低,但仍有家族聚集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