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洗头、梳头都掉一大把头发,发缝越来越宽,头顶头发明显变薄,甚至能看到头皮 ——“头发少” 不仅影响颜值,还可能暗藏健康信号。其实头发少的核心原因,要么是 “掉得多”(脱发量异常),要么是 “长得慢”(头发生长受阻),从生活习惯到激素、营养、病理问题都可能关联。
一、先明确:正常掉发 vs 异常掉发,别过度焦虑
首先要区分 “正常脱发” 和 “头发少” 的界限:
正常掉发:每人每天掉发 50-100 根,是头发 “生长周期”(生长期→休止期→脱落期)的自然过程,掉发后会有新头发长出,整体发量不会减少;
异常掉发(头发少):每天掉发超过 100 根,且持续 2-3 个月以上,发缝变宽、头顶稀疏、发际线后移,或局部出现 “斑秃”(圆形无发区),说明头发 “脱落速度>生长速度”,需要警惕。
二、头发少的核心原因,对应不同表现
1. 精神压力大 + 作息紊乱(最常见,导致 “休止期脱发”)
核心逻辑:长期压力大(如工作焦虑、考试、家庭变故)、熬夜(长期凌晨后睡),会让身体处于 “应激状态”,促使大量头发提前进入 “休止期”(正常头发生长期 2-6 年,应激后可能缩短至几个月),2-3 个月后就会集中脱落,导致发量明显减少。
典型表现:
洗头、梳头时掉发突然增多,一抓就是十几根;
发缝变宽,但发际线基本不变;
伴随失眠、情绪低落、焦虑,压力缓解后 3-6 个月可逐渐恢复。
2. 激素变化 + 遗传因素(最主要的 “病理性脱发”,雄激素性脱发)
核心逻辑:这是成年人头发少的最主要原因,与 “遗传” 和 “雄激素(男女都有)” 相关 —— 体内的 “双氢睾酮(DHT)” 会缩短毛囊生长期、让毛囊变细小(从 “粗硬黑” 变成 “细软黄”),最终毛囊失去生发能力,导致头发少。
典型表现:
男性:从发际线后移(M 型)开始,逐渐头顶头发变薄,最终可能头顶秃;
女性:发际线基本不变,但发缝越来越宽,头顶头发稀疏,发量整体减少;
有家族倾向(父母、祖父母有脱发情况,子女概率更高),通常 20-40 岁开始出现。
3. 营养缺乏(头发 “没原料”,生长受阻)
头发的主要成分是 “角蛋白”,还需要铁、锌、维生素 B 族(尤其是 B7 生物素)、维生素 C 等营养素,缺乏时会直接影响头发生长,导致头发少、易断、细软:
蛋白质不足:长期节食、素食(尤其蛋白质摄入少),会导致角蛋白合成不足,头发变细、易掉,甚至生长缓慢;
缺铁(缺铁性贫血):女性、素食者易缺铁,铁是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关键,缺铁会导致毛囊缺氧,头发提前脱落,伴随面色苍白、乏力;
缺锌 / 维生素 B 族:锌促进毛囊修复,维生素 B 族参与代谢,缺乏时会导致头发稀疏、干枯、无光泽,甚至头皮出油增多。
4. 头皮问题 + 毛囊损伤(“土壤不好”,头发长不出)
头皮是头发生长的 “土壤”,若头皮有炎症、油脂过多或毛囊受损,会直接影响头发健康:
脂溢性皮炎:头皮出油多、头屑多、发红瘙痒,炎症会刺激毛囊,导致头发变细、脱落,尤其头顶和发缝处明显;
毛囊炎:头皮长红色小脓点(细菌性 / 真菌性毛囊炎),感染会破坏毛囊,严重时会留下 “永久性脱发”(毛囊坏死);
过度清洁 / 烫染:频繁用强力去油洗发水(破坏头皮屏障)、每月烫染 1 次(化学物质损伤毛囊),会让毛囊逐渐脆弱,导致头发少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