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疫系统 “敌我不分”,过度激活炎症反应
慢性荨麻疹(病程超过 6 周)的本质是 **“获得性免疫耐受失衡”** —— 正常情况下,免疫系统会忽略灰尘、自身蛋白等 “无害物质”,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误将这些物质当作 “外来威胁”,启动过度免疫反应:
免疫细胞异常激活:
体内的 “肥大细胞”“嗜碱性粒细胞” 变得异常敏感,一旦接触诱因(如冷空气、食物添加剂),就会大量释放 “组胺” 等炎症因子。
炎症因子引发症状:
组胺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引发风团和瘙痒。同时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末梢,让瘙痒感更强烈,形成 “瘙痒 - 抓挠 - 炎症加重” 的循环。
免疫记忆持续存在:
异常免疫反应会形成 “免疫记忆”,即使诱因消失,免疫系统仍会持续处于 “敏感状态”,导致风团反复出现,这也是慢性荨麻疹难根治的关键。
关联身体问题:这些系统异常会加重或诱发慢性荨麻疹
慢性荨麻疹虽以免疫紊乱为核心,但常与身体其他系统的轻微异常相关,这些问题可能是 “诱因”,也可能是 “共同结果”:
1. 免疫系统相关问题(最直接关联)
自身免疫异常:约 30%-40%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 “自身抗体”(如抗甲状腺抗体、抗 IgE 受体抗体),这些抗体会错误攻击自身细胞(如肥大细胞),直接触发炎症反应。
常见关联疾病: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(甲亢 / 甲减)、系统性红斑狼疮(少数)、类风湿关节炎等,这类患者的荨麻疹往往更难控制,需先调整基础免疫疾病。
免疫缺陷或低下:长期熬夜、压力大、慢性感染(如幽门螺杆菌感染、慢性咽炎)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下降,免疫系统平衡被打破,无法有效调节 “过度反应”,让荨麻疹反复发作。
2. 神经 - 内分泌系统异常(间接影响免疫)
神经调节紊乱:长期焦虑、抑郁、精神紧张会导致 “交感神经兴奋”,释放 “去甲肾上腺素” 等神经递质,这些递质会增强肥大细胞的敏感性,促进组胺释放,诱发风团(比如压力大时荨麻疹突然加重)。
内分泌波动:女性月经期、妊娠期、更年期,体内雌激素、孕激素水平变化,会影响免疫细胞功能,部分女性会在这些时期出现荨麻疹加重。甲状腺功能异常(甲亢 / 甲减)也会通过调节代谢间接影响免疫,约 10%-20%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合并甲状腺问题。
3.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(加重症状的 “帮凶”)
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皮肤屏障(角质层 + 皮脂膜)往往更脆弱:
长期瘙痒抓挠会破坏角质层,让外界刺激(如灰尘、护肤品成分)更容易进入皮肤,触发免疫反应。
皮肤干燥、频繁用热水烫洗、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,会进一步削弱屏障功能,形成 “屏障受损 - 过敏加重 - 屏障更差” 的恶性循环,导致风团更易出现、更难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