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可能会反复发作,其发作模式和频率因人而异,核心与病因是否明确、是否持续接触诱因,以及个人免疫状态密切相关。
一、先明确:荨麻疹的 “复发” 和 “病程类型” 直接相关
荨麻疹的核心是皮肤黏膜因暂时性、炎性充血与组织水肿引发的风团(凸起的红色 / 肤色疙瘩),常伴随瘙痒,而 “是否复发” 的关键在于病程是否迁延 ——
1. 急性荨麻疹:多 “单次发作”,少复发(但可能有 “持续爆发”)
定义:发作持续时间**<6 周**,是最常见的类型(约占荨麻疹的 70%-80%)。
复发特点:通常由明确的 “短期诱因” 引起,诱因去除后,多在数天至 2 周内痊愈,很少复发。
比如:吃了一次过敏的海鲜(如虾、蟹)、被蚊虫叮咬、注射了某类疫苗、感冒发烧(病毒感染)后诱发 —— 只要不再接触该诱因,一般不会反复。
特殊情况:若诱因未及时去除(如持续接触空气中的花粉、皮肤反复接触某类护肤品),可能在数天内 “多次爆发”(比如每天都起风团),但这属于 “单次病程中的持续发作”,而非 “痊愈后的复发”。
2. 慢性荨麻疹:“反复复发” 是核心特征(病程长、难根治)
定义:发作持续时间**>6 周**,且每周至少发作 2 次,相对少见(约占 20%-30%),但对生活影响更大。
复发特点:
风团反复出现(可能每天发作,也可能隔几天发作),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消退后可能毫无痕迹,但间隔一段时间又会突然出现;
部分患者会出现 “季节性复发”(如春秋季花粉多、温度变化大时),或 “情绪 / 压力诱发的复发”(如熬夜、焦虑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