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荨麻疹

荨麻疹发病原因

  • 日期:2025-08-29
  • 文章来源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  • 咨询医生

荨麻疹(俗称 “风团”“风疹块”)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,核心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引发局限性水肿反应(表现为风团、瘙痒)。其发病原因复杂,可分为 “外源性诱因” 和 “内源性因素” 两大类,且约 70%-80% 的慢性荨麻疹(病程超过 6 周)患者难以明确具体病因。<<<在线咨询

一、外源性诱因:外部物质 / 环境直接或间接触发过敏

外源性因素是急性荨麻疹(病程<6 周)最常见的原因,多与 “接触 / 摄入外来物质” 相关,具体包括:

1.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

这是最易察觉的诱因之一,尤其是异体蛋白、天然刺激性成分或人工添加剂,常见类型:

异体蛋白类:海鲜(虾、蟹、贝类、深海鱼如金枪鱼)、畜禽肉(牛肉、羊肉、鸭肉,少数人对鸡肉过敏)、蛋奶(鸡蛋蛋清、牛奶蛋白,婴幼儿更常见)、坚果 / 种子(花生、核桃、杏仁、芝麻);

天然刺激性成分:芒果(果皮附近的漆酚类物质)、菠萝(菠萝蛋白酶,刺激黏膜)、草莓(水杨酸)、番茄(植物蛋白)、辛辣食物(辣椒素,间接促发血管扩张);

人工添加剂:防腐剂(如苯甲酸钠,常见于零食、饮料)、人工色素(柠檬黄、日落黄,多见于糖果、加工食品)、甜味剂(如阿斯巴甜,少数人敏感)、亚硫酸盐(用于干货、葡萄酒,可能释放组胺)。

2. 吸入物

空气中的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,触发免疫系统反应,常见:

花粉:春季树木花粉(桦树、杨树)、夏季草花粉(豚草、蒿草)、秋季菊科花粉,是 “花粉季荨麻疹” 的主要诱因;

尘螨 / 真菌孢子:尘螨多见于床垫、沙发、地毯(以皮屑为食),真菌孢子多见于潮湿环境(浴室、地下室、发霉的衣物 / 食物);

动物相关:宠物毛发(猫、狗)、皮屑、唾液(宠物唾液中的蛋白成分易随毛发扩散),以及昆虫排泄物(如蟑螂)。

3. 感染因素

感染(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会间接激活免疫系统,引发 “免疫紊乱”,进而诱发荨麻疹,尤其儿童和免疫力较低人群:

病毒感染:最常见,如感冒病毒(鼻病毒、流感病毒)、水痘 - 带状疱疹病毒、EB 病毒(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)、新冠病毒(部分患者感染后出现荨麻疹);

细菌感染:扁桃体炎(链球菌感染)、幽门螺杆菌感染(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,部分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荨麻疹缓解)、皮肤表面细菌感染(如毛囊炎);

寄生虫感染:蛔虫、蛲虫、钩虫(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或接触泥土较多的人群)。

4. 物理刺激

皮肤受到物理因素直接作用,引发局部血管扩张,属于 “物理性荨麻疹”,常见类型:

压力性:皮肤长期受压(如久坐、紧身衣物、背包肩带)后,受压部位出现风团,如臀部、腰部;

寒冷性:接触冷水、冷空气(如冲冷水澡、冬季外出)后,暴露部位(手、脸)出现风团,严重者可能诱发全身反应;

热性:接触热水、热物(如热敷、喝热汤)后,皮肤出现小风团,多伴随瘙痒;

日光性:暴晒后皮肤暴露部位(脸、颈、手臂)出现风团,与紫外线(尤其是 UVA)刺激相关;

摩擦 / 划痕性:皮肤被指甲、衣物摩擦后,出现沿划痕分布的风团(即 “人工荨麻疹”),是最常见的物理性荨麻疹类型。

5. 昆虫叮咬

蚊虫、跳蚤、螨虫、蜜蜂、黄蜂等叮咬时,会注入唾液(含异体蛋白),引发局部免疫反应,表现为叮咬处风团、红肿,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泛发风团(如 “虫咬性皮炎合并荨麻疹”)。

二、内源性因素:身体内部状态异常诱发

内源性因素多与 “自身免疫、生理状态、基础疾病” 相关,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诱因,具体包括:

1. 自身免疫异常

这是慢性荨麻疹最核心的原因之一:免疫系统 “误判” 自身组织为 “外来病原体”,产生 “自身抗体”,攻击皮肤血管,引发水肿和风团。常见关联情况:

合并自身免疫病:如甲状腺功能异常(甲亢、甲减,尤其是桥本甲状腺炎)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;

免疫功能紊乱: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精神压力大后,免疫系统失衡,易诱发或加重荨麻疹。

2. 内分泌与生理状态

身体激素水平变化或特殊生理阶段,可能影响血管通透性和免疫反应:

激素波动:女性月经期(雌激素水平变化)、妊娠期、更年期,荨麻疹可能加重或反复;

代谢异常:糖尿病患者(血糖控制不佳时,皮肤抵抗力下降,易合并感染诱发荨麻疹)、肥胖(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促发免疫反应)。

看完本文后
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麦地路41号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电话:0752-8833699
备案号: 粤ICP备2024249222号 版权所有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L)广[2020]第05-28-015号
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