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脱发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,其本质是毛囊生长周期失衡 —— 要么大量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脱落,要么生长期缩短导致头发细软易掉。
一、遗传与激素:核心的内在诱因
遗传因素是导致长期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,尤其与激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。其中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,这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脱发类型,无论男女都可能发生。男性体内的睾酮会转化为双氢睾酮(DHT),这种物质会攻击头皮上对其敏感的毛囊,导致毛囊逐渐萎缩,头发从粗硬变得细软,最终脱落,通常表现为额角后移、头顶稀疏;女性则多表现为头顶发缝变宽、全头头发均匀稀疏,症状相对男性更为缓和。
除了雄激素,其他激素的波动也会引发频繁脱发。比如女性在怀孕期间,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,毛囊生长期延长,脱发量会明显减少,但分娩后雌激素水平骤降,大量毛囊会同步进入休止期,导致产后 3-6 个月出现明显的脱发现象;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(如部分避孕药)、甲状腺功能异常(甲亢或甲减)等,也会因激素紊乱影响毛囊的正常生长周期,引发经常性脱发。
二、生活习惯:影响脱发的 “隐形推手”
不良的生活习惯会通过影响身体代谢、免疫力等,间接破坏毛囊健康,导致脱发频繁发生。
作息紊乱是重要诱因之一,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皮质醇(压力激素)水平升高,既会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,堵塞毛囊,又会降低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,让毛囊更容易受损;同时,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,无法为毛囊提供充足的生长能量,加剧脱发。
精神压力与情绪波动也会对脱发产生显著影响。长期处于焦虑、紧张、抑郁等负面情绪中,或经历重大精神打击,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,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和营养输送,让大量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,引发 “休止期脱发”;此外,压力还会导致头皮肌肉紧张,进一步加重毛囊负担。
饮食不当同样不可忽视。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若长期节食、挑食,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直接影响头发的生长,导致头发脆弱易断、脱落增多;缺乏维生素 B 族(参与毛囊代谢)、铁(预防贫血性脱发)、锌(维持毛囊健康)等营养素,也会导致毛囊生长所需的 “原料” 匮乏,引发经常性脱发;而长期大量摄入高糖、高油食物,会升高血糖,刺激胰岛素和皮脂腺分泌,加重头皮炎症,间接加速脱发。
三、头皮与头发护理:直接影响毛囊状态
不当的头皮护理和头发处理方式,会直接损伤毛囊和发丝,导致脱发频繁。
清洁不当是常见问题,过度清洁(如每天多次用强皂基洁面洗头)会破坏头皮的皮脂膜,导致头皮屏障受损,引发头皮干燥、敏感,甚至炎症,进而影响毛囊健康;而清洁不足则会让头皮分泌的油脂、灰尘、环境污染物堆积在毛囊口,堵塞毛囊,影响毛囊的正常呼吸和代谢,导致头发脱落。
频繁的染烫和不当造型也会损伤头发。染烫剂中的化学成分(如氨水、过氧化氢)会破坏头发的毛鳞片,导致头发干枯、分叉、易断;同时,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刺激头皮,引发头皮炎症,损伤毛囊;长期扎过紧的发型(如高马尾、丸子头),会对头皮和发丝产生持续的机械牵拉,导致毛囊受损,引发 “牵引性脱发”,尤其发际线和鬓角部位更易受影响。
此外,使用不合适的洗发水、护发素,或频繁使用热工具(如吹风机高温档、卷发棒),也会对头皮和头发造成刺激,破坏毛囊的生长环境,导致脱发增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