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梳头时,梳子上缠绕着大把头发;洗头发时,水池里漂浮着一团团发丝;甚至随手一抓,就能拉下几根…… 头发掉得厉害时,看着发量一天天减少,心里难免焦虑。其实,脱发的背后往往藏着身体状态或生活习惯的信号。<<<在线咨询
这些常见原因可能导致脱发加重
头发的生长有自己的周期,每天掉 50-100 根属于正常范围,但若明显超过这个数量,且持续一段时间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激素变化是重要诱因。比如产后女性,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让头发 “超长待机”,产后激素骤降,大量头发进入脱落期,出现明显脱发;男性随着年龄增长,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毛囊萎缩,头发变细、变软,逐渐稀疏,也就是常见的男性型脱发。此外,甲状腺功能异常(甲亢或甲减)也可能影响激素平衡,引发脱发。
压力和情绪波动影响明显。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、熬夜,会打乱身体的内分泌节奏,让头发的生长周期紊乱,原本处于生长期的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,进而脱落。比如经历重大变故、长期加班后,很多人会发现头发掉得比平时多,这就是压力给身体发出的 “警报”。
营养不均衡或过度节食。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需要蛋白质、铁、锌、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物质支持生长。如果长期节食减肥,或饮食中蛋白质、微量元素摄入不足,头发会变得脆弱、易断,脱落量增加。比如缺铁可能导致毛囊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,引发头发稀疏。
头皮健康问题。头皮油脂分泌过多(脂溢性皮炎),可能堵塞毛囊,影响头发正常生长;头皮感染真菌(如头癣),会破坏毛囊结构,导致脱发并伴随头皮瘙痒、脱屑;频繁染烫头发,化学物质和高温会损伤发质,让头发变得干枯、易断,看起来掉发增多。
药物或疾病影响。某些慢性疾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)、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能直接影响毛囊功能;部分药物(如化疗药物)在治疗疾病的同时,也可能暂时抑制头发增长,导致大量脱发。不过这种情况多为暂时性,停药后头发通常会逐渐恢复生长。
头发掉得厉害往往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如果脱发持续超过 3 个月,或发现头顶、发际线明显变稀疏,留意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、饮食和身体状态变化,能帮助更好地找到诱因。调整作息、保持均衡饮食、减少头皮刺激,也能为头发提供更健康的生长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