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致病菌:马拉色菌的 “潜伏” 与繁殖
马拉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,正常情况下,它会少量存在于人体头皮、前胸、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,不会引发不适。但当身体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,它会从 “潜伏状态” 转为 “活跃状态”:
这种真菌喜好油脂和温暖潮湿环境,会以皮肤分泌的油脂为营养来源,大量繁殖后侵入毛囊,刺激毛囊产生炎症,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、脓疱,伴随明显瘙痒。
常见的致病亚型包括球形马拉色菌、糠秕马拉色菌等,其中球形马拉色菌与毛囊炎的关联性最强。
二、诱发因素:让马拉色菌 “有机可乘” 的条件
皮肤油脂分泌过多
这是关键的诱因。青春期、内分泌紊乱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)、长期吃辛辣油腻食物、熬夜等,会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,头皮、前胸、后背等部位油脂堆积,为马拉色菌提供充足 “食物”,促进其大量繁殖。
环境潮湿闷热
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(如夏季、雨季)、穿紧身不透气的衣物(化纤、合成纤维材质)、运动后出汗多且未及时清洁,会让皮肤局部形成 “闷热潮湿” 的微环境,完美契合马拉色菌的生长需求,诱发炎症。
皮肤屏障受损或免疫力变化
皮肤屏障受损(如过度清洁、使用刺激性护肤品、抓挠导致皮肤破损),会降低毛囊的防御能力,让马拉色菌更容易侵入。
免疫力下降(如长期服用激素、患有糖尿病、体质虚弱),身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弱,无法抑制马拉色菌繁殖,增加感染风险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