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外耳(耳廓、耳缘)长痘:多与皮脂、摩擦相关
油脂与角质堆积:外耳皮肤虽薄,但仍有皮脂腺分布,若近期熬夜、吃高糖高脂食物,或皮肤清洁不到位,油脂、老废角质会堵塞毛孔,滋生痤疮丙酸杆菌,形成普通粉刺或炎性痘痘。
物理摩擦与刺激:频繁戴耳机、耳饰(尤其金属材质),或睡觉时长时间压迫耳朵,会摩擦刺激局部皮肤,破坏屏障,同时让细菌更易侵入毛孔,诱发痘痘。耳饰清洁不当(残留汗液、灰尘)也可能直接刺激皮肤。
过敏或接触性皮炎:接触了过敏原(如耳机材质、护肤品残留、染发剂),可能引发局部过敏型炎症,表现为类似痘痘的红色丘疹,通常伴随瘙痒。
二、耳道内长痘:重点警惕毛囊炎症
外耳道毛囊炎:耳道内有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,挖耳朵时用力过猛、使用不洁工具(如棉签、指甲),会损伤耳道皮肤,导致细菌(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)侵入毛囊,引发炎症,形成红肿、疼痛明显的痘痘,严重时可能影响咀嚼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。
耳道潮湿与分泌物刺激:洗澡、游泳后耳道进水未及时擦干,或耳垢过多堆积,会形成潮湿温暖的环境,利于细菌繁殖。耳垢本身的刺激也可能诱发毛囊发炎。
上火或免疫力波动: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饮食辛辣,可能导致身体炎症反应加重,耳道内毛囊更易发炎,出现痘痘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