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冷时皮肤特别容易闹脾气 —— 干痒脱皮、泛红刺痛,甚至冒出小疹子,穿衣服摩擦都难受,核心原因是低温让皮脂分泌减少、皮肤屏障变脆弱,再加上冷风、暖气的双重刺激。
一、核心:做好保湿,锁住皮肤水分
皮肤干燥是天冷皮肤病的 “万恶之源”,比如乏脂性湿疹、鱼鳞病加重都和缺水有关,重点要 “及时补、牢牢锁”。
选对保湿产品:优先选含 “封闭剂” 的护肤品,比如凡士林、羊毛脂、神经酰胺、角鲨烷,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,减少水分流失;面部选滋润型面霜,身体用身体乳(干皮选霜状,油皮选乳状),手脚、小腿等易干裂部位可厚涂凡士林。
抓准保湿时机:洗澡后 3 分钟内涂保湿产品,此时皮肤还湿润,能更好地锁住水分;白天可随身携带润唇膏、护手霜,感觉干燥就补涂,避免嘴唇脱皮、手部皲裂。
重点部位特殊护:手脚容易冻伤、干裂,可在睡前厚涂护手霜 / 护脚霜,戴手套、穿袜子睡觉;颈部、腰腹等易暴露或摩擦部位,每次涂身体乳时多涂一层,减少干燥泛红。
二、关键:保护屏障,避免人为破坏
天冷时皮肤屏障本就脆弱,不当护理会直接诱发敏感、湿疹,要避开这些 “坑”。
清洁别过度:不用热水烫洗(水温控制在 37℃左右,接近体温),避免洗掉过多皮脂;洗澡频率从夏天的每天 1 次,减到冬天 2-3 天 1 次,每次不超过 10 分钟;选无皂基、无香精的温和清洁产品,避开磨砂膏、去角质产品(每月最多 1 次,干敏皮直接停用)。
减少外界刺激:穿纯棉、柔软的贴身衣物,避免化纤、羊毛材质直接摩擦皮肤(容易引发瘙痒、接触性皮炎);新衣服洗后再穿,减少残留的洗涤剂刺激;外出时戴围巾、口罩,保护面部、颈部皮肤免受冷风直吹,避免泛红刺痛。
别乱抓挠:皮肤干痒时别用手抓,越抓越破坏屏障,还可能引发感染;可轻轻拍打,或涂一层保湿霜缓解,严重时用炉甘石洗剂止痒。
三、辅助:适应环境,调整生活习惯
天冷的环境特点(低温、干燥、暖气)会间接影响皮肤,做好这些细节能减少诱因。
改善室内环境:开暖气时放一台加湿器,把室内湿度控制在 50%-60%(太干燥会加速皮肤失水);避免长时间待在暖气房,每隔 1-2 小时开窗通风,让皮肤适应温度变化。
饮食补 “水” 补 “油”:每天喝 1500-2000ml 温水,从内部补充水分;适当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比如坚果、深海鱼、橄榄油,帮助皮肤分泌健康皮脂;多吃富含维生素 A、维生素 E 的食物(胡萝卜、菠菜、牛油果),助力皮肤修复。
规律作息 + 适度运动:避免熬夜(熬夜会让皮肤修复能力下降,更易干燥敏感),保证 7-8 小时睡眠;每周做 2-3 次温和运动(比如瑜伽、快走),促进血液循环,让皮肤更有光泽,减少因循环差导致的手脚冰凉、皮肤暗沉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