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菌感染(手癣,伴脱屑、瘙痒)
手指(尤其指缝、手掌侧)的透明小水泡,若伴随明显脱屑和瘙痒,大概率是手癣(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),属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,具有传染性:
1. 典型表现
水疱形态:多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透明 / 半透明小水疱,密集分布或散在出现,好发于手指侧面、指缝、手掌边缘(尤其虎口附近),水疱干涸后会脱屑,脱屑处皮肤可能发红、粗糙。
伴随症状:剧烈瘙痒(夜间或温暖环境下加重),抓挠后水疱易破裂,流出清澈液体,若继发细菌感染,会出现红肿、疼痛甚至脓疱。
传染特点:多由足癣(脚气)传染而来(如用手抓脚后感染),或接触了被真菌污染的物品(如共用毛巾、手套、拖鞋),常单侧手指先发病,逐渐蔓延至对侧。
2. 高发人群
长期接触水、潮湿环境的人(如厨师、理发师、洗衣工)。
本身有足癣(脚气)、甲癣(灰指甲)的人。
免疫力较低(如熬夜、糖尿病患者)或手部皮肤屏障受损(如频繁洗手、用刺激性洗涤剂)的人。
汗疱疹(湿疹类,伴季节发作、手足多汗)
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掌、手指侧面及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,属于 “湿疹的特殊类型”,与汗腺功能无关,核心与 “皮肤屏障受损、过敏、精神压力” 相关:
1. 典型表现
水疱形态:透明 / 乳白色小水疱,直径 1-2 毫米,多对称分布于手指侧面、指端(尤其手指第二节),水疱不易破裂,2-3 周后会自行干涸、脱屑,脱屑后露出薄而嫩的新皮肤,可能伴随轻微疼痛。
伴随症状:瘙痒明显(发作初期较剧烈),部分人伴随手足多汗(手掌、手指潮湿发凉),常季节性发作(春末夏初加重,秋冬缓解),每年反复发作。
区别于手癣:汗疱疹多双侧同时发病,无传染性,且常伴随手掌多汗,水疱干涸后脱屑范围较广(不限于水疱区域)。
2. 诱发因素
精神因素:长期焦虑、紧张、压力大(如考试、工作忙碌),会诱发或加重汗疱疹。
过敏 / 刺激:接触金属(如镍、钴,常见于首饰、餐具)、香料、防腐剂(如护肤品、洗涤剂),或食用过敏食物(如芒果、海鲜)。
环境因素:季节交替(温度、湿度变化)、手足多汗(汗液无法正常排出,刺激皮肤)。
其他原因:过敏 / 刺激(接触性,伴明确接触史)
手指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后,会引发局部过敏反应(如接触性皮炎),导致透明小水疱,核心特点是 “有明确接触史,水疱与接触范围一致”:
1. 典型表现
水疱形态:透明或淡红色小水疱,分布在接触过敏原的部位(如戴戒指的手指根部、涂指甲油的指甲周围、接触化学试剂的指尖),边界清晰,水疱可能密集或单个出现,抓挠后易破裂、渗液。
伴随症状:剧烈瘙痒,伴随局部皮肤泛红、肿胀,若接触的是强刺激物(如强酸、强碱、农药),还可能伴随疼痛、灼热感。
明确诱因:接触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,常见过敏原 / 刺激物包括:
化学物质:洗涤剂(洗洁精、洗衣粉)、消毒剂(84 消毒液、酒精)、油漆、胶水、染发剂。
金属:戒指(镍合金)、手表带、钥匙(黄铜)。
植物:芒果皮、漆树、荨麻(接触后引发 “植物性皮炎”)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