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疮的核心发病机制:4 个关键环节
痤疮的发生是一个 “连锁反应”,从毛囊堵塞到红肿发炎,主要涉及以下 4 步:
油脂分泌过多:毛囊 “出油” 太旺盛
皮脂腺分泌油脂受雄激素(男女都有,男性更旺盛)调控。当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(如青春期、生理期、压力大时),会刺激皮脂腺变大,分泌更多油脂(皮脂)。过多的皮脂会堆积在毛囊口,为后续堵塞埋下隐患。
毛囊角化异常:毛孔 “堵住” 了
正常情况下,毛囊口的角质细胞会规律脱落,让皮脂顺利排出。但如果角质细胞脱落不规律(比如角化过快、粘连在一起),就会像 “小疙瘩” 一样堵塞毛囊口,形成 “毛囊角栓”。此时皮脂无法排出,会在毛囊内堆积,形成白色的 “闭口粉刺”(白头)。
细菌感染:堵塞处 “发炎” 的导火索
毛囊堵塞后,皮脂和角质堆积的环境会滋生一种叫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菌。这种细菌会分解皮脂中的成分,产生 “游离脂肪酸”,刺激毛囊和周围皮肤,引发局部炎症,导致毛囊红肿、疼痛,形成红色的 “炎性丘疹”(红痘痘),严重时会发展成 “脓疱”(冒白头的红痘痘)。
炎症反应:痘痘 “变大变痛” 的关键
身体免疫系统会针对细菌感染启动 “抗炎反应”,但过度的炎症会导致毛囊壁破裂,让细菌、皮脂、角质颗粒扩散到周围皮肤组织,引发更严重的炎症,形成 “结节”(硬疙瘩)或 “囊肿”(摸起来软软的、可能有脓液的大痘痘),愈合后还可能留下痘印或痘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