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痤疮

鼻子上长红痘痘

  • 日期:2025-10-09
  • 文章来源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  • 咨询医生

常见原因:痤疮(俗称 “青春痘”,油脂堵塞 + 细菌感染)

鼻子是痤疮的高发部位(尤其鼻尖、鼻翼、鼻周),本质是 “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→堵塞毛囊口→痤疮丙酸杆菌繁殖→引发炎症”,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,是青少年及油性皮肤人群的主要诱因。

典型表现:

痘痘形态:

红色炎性丘疹:直径 2-5mm 的红色小疙瘩,摸起来硬实,按压有轻微疼痛感,无明显脓头(早期痤疮)。

脓疱型痤疮:红色丘疹顶端出现白色或黄色脓头,按压疼痛明显,破裂后可能流出少量脓液(炎症加重的表现)。

分布特点:多集中在鼻尖、鼻翼或鼻周,可能伴随额头、下巴等 “T 区” 同时出现类似痘痘。

伴随症状:鼻部皮肤易出油(洗脸后 1-2 小时就变油),可能有少量黑头(毛囊口堵塞的黑色角质栓)。

常见诱因:

油脂分泌旺盛:

内在因素:青春期、男性、熬夜、压力大时,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,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,导致毛囊易堵塞。

外在因素:频繁使用油腻护肤品(如厚重面霜、防晒霜)、化妆后卸妆不彻底,油脂残留堵塞毛囊口。

细菌感染与炎症:

毛囊堵塞后,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,分解油脂产生 “游离脂肪酸”,刺激毛囊引发炎症,导致痘痘发红、疼痛。

不良习惯:

用手挤压鼻子上的小粉刺(黑头 / 白头),导致毛囊破损、细菌扩散,加重炎症,形成红痘痘。

频繁触摸鼻子(如托腮、摸鼻),手上的细菌转移到鼻部皮肤,诱发感染。

毛囊炎(毛囊细菌 / 真菌感染,红肿疼痛明显)

鼻部毛囊因摩擦、损伤或清洁不当,被细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或真菌(如马拉色菌)入侵,引发急性炎症,表现为孤立的红色丘疹或脓疱,与痤疮的区别是 “多为单个或少数几个,不伴随大量油脂分泌”。

典型表现:

细菌性毛囊炎:

单个或 2-3 个红色丘疹,顶端易出现小白脓头,按压疼痛明显,无黑头或大量油脂,多发生在鼻翼或鼻尖(如拔鼻毛后、挤压黑头后)。

真菌性毛囊炎(马拉色菌):

红色小丘疹,无明显脓头,瘙痒轻微(而非疼痛),多对称分布在鼻翼两侧,常伴随头皮、胸背的类似小疙瘩(因真菌易在油脂多的部位繁殖)。

常见诱因:

拔鼻毛、挤压黑头导致毛囊破损,细菌趁虚而入。

鼻部皮肤潮湿(如频繁出汗、洗脸后未擦干),真菌或细菌滋生。

免疫力下降(如感冒、熬夜),皮肤抵抗力减弱,易受病原体感染。

看完本文后
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麦地路41号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电话:0752-8833699
备案号: 粤ICP备2024249222号 版权所有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L)广[2020]第05-28-015号
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