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急性期湿疹:红肿、渗液是典型信号
皮肤状态:突然发作,局部明显发红、肿胀,布满密集的红色小丘疹,严重时会冒出小水疱(米粒至绿豆大小)。
关键表现:水疱容易破裂,流出淡黄色渗液,干涸后会形成薄痂。瘙痒感最剧烈,常忍不住抓挠,抓后可能加重红肿、渗液,甚至引发感染(出现脓疱、疼痛)。
好发部位:面部、四肢屈侧(手肘窝、膝盖窝)、颈部、阴囊、肛周等皮肤薄嫩、易摩擦或潮湿的部位。
二、亚急性期湿疹:红肿减轻,以脱屑、结痂为主
皮肤状态:急性期炎症缓解后过渡而来,红肿、渗液减少,水疱逐渐干涸、结痂。
关键表现:皮肤表面会覆盖细碎的鳞屑,丘疹颜色变暗(从鲜红转为暗红或褐色)。瘙痒仍持续,但比急性期稍缓和。抓挠后仍可能出现轻微渗液或皮肤破损。
注意:此阶段若护理不当(如接触刺激物、过度清洁),容易再次转回急性期。
三、慢性期湿疹:皮肤增厚、粗糙,反复难愈
皮肤状态:多由急性期、亚急性期反复发作演变而来,病程超过 3 个月。
关键表现:皮肤明显增厚、粗糙,纹理变深(像 “皮革样”),表面覆盖干燥鳞屑。颜色可能呈暗红色、褐色,部分区域会因反复抓挠出现抓痕、血痂,甚至色素沉着(变黑)或色素减退(变白)。瘙痒呈阵发性,夜间或接触刺激后加重。
好发部位:手部、足部、肘部、膝部、肛周、外阴等易受摩擦或反复刺激的部位。
四、湿疹的 3 个核心特征(帮你快速区分其他皮肤问题)
对称性:多数湿疹会对称发作,比如左手肘有,右手肘也容易出现。面部、四肢屈侧的湿疹常左右对称分布。
瘙痒持续性:瘙痒是湿疹的 “标志性症状”,无论哪个阶段都存在,且越抓越痒,形成恶性循环。
多形性:同一部位可能同时出现多种皮损,比如既有丘疹、水疱,又有脱屑、结痂,这是湿疹区别于荨麻疹(仅风团)、毛囊炎(仅丘疹脓疱)的关键。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咨询医生
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