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:皮肤表面问题(占比超 80%)
这类疙瘩通常突出皮肤表面,伴随瘙痒、疼痛或红肿,多和皮肤炎症、感染、过敏相关。
1. 毛囊炎:红色小疙瘩,顶端可能有小白点
核心原因:肚子皮肤毛囊被细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感染,尤其在出汗多、穿紧身衣、抓挠后容易发作,比如夏天或运动后常见。
典型表现:
疙瘩是红色小丘疹,直径 1-2 毫米,顶端可能有白色或黄色脓点,摸起来有点硬;
伴随轻微瘙痒或刺痛,抓挠后脓点可能破溃,流出少量脓液,愈合后可能留淡褐色小印;
好发位置:肚脐周围、腰腹两侧(毛囊密集且易出汗的地方),常单个或成片出现。
2. 过敏 / 湿疹:疙瘩伴剧烈瘙痒,可能发红、脱皮
核心原因:接触过敏原(如新衣服材质、腰带金属扣、洗衣液残留)、潮湿闷热(比如夏天穿不透气的裤子),或吃了易过敏食物,引发皮肤过敏反应。
典型表现:
疙瘩形态多样,可能是小红点、扁平风团,或成片的红斑,抓挠后会变多、融合;
瘙痒感明显,尤其晚上更严重,部分会伴随皮肤干燥、脱皮,甚至轻微渗液;
特点:远离过敏原后(比如换纯棉衣服、用清水洗肚子),配合涂止痒药膏,1-3 天会逐渐缓解。
3. 虫咬皮炎:纺锤形小红包,多在腰腹、脚踝
核心原因:被跳蚤、螨虫、臭虫等叮咬,昆虫唾液刺激皮肤引发炎症,比如家里有宠物、长时间没晒被褥时容易出现。
典型表现:
疙瘩是纺锤形的红色小包,顶端可能有小水疱,单个分散或成群,瘙痒剧烈;
好发位置:腰腹、大腿内侧(衣物贴合处),且同一环境下家人可能同时出现;
病程:疙瘩不会快速消退,通常持续 5-7 天,抓挠后可能留色素沉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