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灰指甲

灰指甲是什么原因引起

  • 日期:2025-09-30
  • 文章来源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  • 咨询医生

灰指甲(医学称 “甲癣”)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甲部疾病,核心是真菌侵入甲板或甲下组织,破坏指甲结构,导致指甲变色、增厚、变脆。常见致病菌包括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、絮状表皮癣菌等,其中红色毛癣菌占比超 70%,是主要的致病菌种。

真菌如何 “入侵” 指甲?

真菌感染指甲并非 “一蹴而就”,需满足 “真菌接触 + 指甲屏障受损 + 适宜生长环境” 三个条件,具体入侵路径和诱因如下:

1. 真菌来源:从 “其他感染部位” 扩散(最常见)

自身扩散:多数灰指甲患者先有 “足癣(脚气)”“手癣” 或 “体癣”—— 真菌长期寄生在皮肤表面(如脚趾缝、手掌),若指甲出现微小破损(如划伤、挤压伤、嵌甲导致的甲沟损伤),真菌会通过破损处侵入甲板,逐渐向甲根蔓延。

例如:足癣患者因瘙痒抓挠脚趾,导致指甲边缘出现微小伤口,真菌趁机侵入,先感染脚趾甲(尤其大脚趾甲,易受挤压破损),再逐渐扩散到其他指甲。

交叉感染: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,如共用拖鞋、脚盆、毛巾、指甲刀,或在公共浴室、健身房、泳池光脚行走,真菌会附着在指甲表面,若指甲屏障薄弱,就可能引发感染。

2. 指甲屏障受损:真菌入侵的 “突破口”

指甲本身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(甲板的角质层结构、皮脂保护),但以下情况会导致屏障受损,让真菌有机可乘:

物理损伤:指甲被砸伤、划伤、挤压变形(如穿挤脚的鞋子),或频繁做美甲(打磨指甲、贴甲片时磨损甲板,甲油胶中的化学成分刺激甲床),导致甲板角质层结构破坏,真菌易穿透。

嵌甲 / 甲沟炎:指甲修剪过短、边缘嵌入甲沟,引发细菌感染(甲沟炎),炎症会破坏甲周皮肤和甲板的完整性,同时为真菌提供 “潮湿、温暖的繁殖环境”,加速感染。

指甲老化 / 营养不良:老年人指甲代谢变慢、变脆,屏障功能减弱。或长期缺乏维生素 A、钙、蛋白质,指甲变薄、易分层,抵抗力下降,易受真菌侵袭。

3. 适宜环境:真菌繁殖的 “温床”

皮肤癣菌喜好 “温暖、潮湿、缺氧” 的环境,以下情况会为真菌提供理想的繁殖条件,加速灰指甲发展:

潮湿多汗:脚汗多、穿鞋不透气(如塑料鞋、皮鞋),导致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,真菌在脚趾缝和指甲下大量繁殖。

密闭环境:长期穿袜子、鞋子,指甲处于 “缺氧环境”,而皮肤癣菌是 “厌氧菌”,缺氧会促进其生长(尤其脚趾甲,比手指甲更易感染,因脚趾长期被鞋袜包裹)。

卫生习惯差:不勤洗脚、不勤换袜子,或袜子、鞋子长期不清洗,导致真菌在衣物上残留,反复接触指甲加重感染。

看完本文后
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麦地路41号
惠州广肤皮肤专科电话:0752-8833699
备案号: 粤ICP备2024249222号 版权所有:惠州广肤皮肤专科
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910号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粤(L)广[2020]第05-28-015号
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