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外观特征:指甲颜色与形态改变
真菌会破坏指甲的甲板和甲床,导致以下典型变化:
颜色异常:
常见灰白色、黄色、褐色,严重时可能出现黑色斑点或整个指甲变色。
颜色通常从指甲边缘或甲床开始蔓延,不是均匀分布,比如指甲前端先变灰,逐渐向根部扩散。
形态变形:
指甲变厚、变脆,甲板表面凹凸不平,失去原有的光滑感。
部分指甲会出现卷曲、分离(指甲与甲床脱离,中间出现空隙),或前端破损、分层,像 “酥皮” 一样容易剥落。
二、质地与触感:指甲变脆、失去弹性
健康指甲质地坚韧有弹性,而灰指甲受真菌侵蚀后:
甲板变脆易断裂,轻微碰撞或按压就可能出现裂纹,甚至一折就碎。
指甲厚度增加,用手触摸能明显感觉到比健康指甲 “厚重”,修剪时难以剪断,需要用力才能剪开。
三、伴随症状:是否有不适或感染扩散
灰指甲初期可能无明显痛感,但随着病情发展,常伴随以下信号:
指甲周围皮肤发红、瘙痒,甚至出现轻微肿胀,可能是真菌扩散引发的甲沟炎。
脚趾甲感染时,因指甲变形可能挤压周围组织,走路时出现轻微疼痛或不适感。
若不及时处理,真菌可能扩散到其他指甲,导致多个指甲陆续出现上述异常。
四、易混淆情况:避免与其他指甲问题混淆
有些指甲问题(如甲营养不良、外伤导致的指甲变色)易与灰指甲混淆,可通过 2 点区分:
是否有诱因:
灰指甲多无明显外伤史,且常伴随足癣(脚气)、手癣等其他皮肤癣问题。
外伤导致的指甲变色,通常有明确的挤压、碰撞史,且颜色多为暗红色或黑色(淤血),随时间会逐渐消退。
变化速度:
灰指甲的颜色和形态变化是缓慢的,可能数月才逐渐加重。
甲营养不良(如缺乏维生素导致的指甲变薄、变白)多累及多个指甲,且无明显增厚、变脆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