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脸上是否为 “癣”,需要结合症状、形态及诱因综合分析,因为 “癣” 在医学上通常指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(如体癣、面癣)
一、医学上的 “癣” 是什么?
医学上的 “癣”特指真菌感染(如红色毛癣菌、犬小孢子菌等)引起的皮肤病变,具有传染性,好发于面部、躯干、手足等部位。面部的癣称为 “面癣”,有其典型特征。
二、面癣的典型表现
皮疹形态
初期为红色小丘疹或水疱,逐渐向周围扩散,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的红斑,边缘清晰,略隆起,上面可能有细小脱屑。
中心区域可能逐渐好转(颜色变浅、脱屑减少),形成 “外圈活跃、中心平稳” 的特征(俗称 “钱癣”)。
伴随症状
瘙痒明显,尤其夜间或受热后加重。
若搔抓,可能导致皮疹扩散或继发细菌感染(出现脓疱、渗液)。
常见诱因
接触过患有癣病的人或动物(如猫、狗),或共用过毛巾、枕巾等物品。
自身有其他部位的癣(如手足癣、甲癣),搔抓后传染到面部。
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(可能掩盖症状,导致皮疹不典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