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上出现类似 “皮癣” 的症状(比如红斑、脱屑、瘙痒),让人忍不住想抓,还影响外观。这背后往往和感染、皮肤状态或外界刺激有关,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找原因:<<<在线咨询
最常见:真菌感染找上门
我们常说的 “皮癣”,很多时候是真菌感染引起的,比如面癣。真菌特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脸上如果接触到病原体,就可能趁机 “扎根”:
直接接触感染源:比如摸了患有体癣、手足癣的宠物(猫、狗很常见),或和患者共用毛巾、护肤品,真菌就可能传到脸上;
自身扩散:如果身上已经有癣(比如头皮癣、颈癣),抓完患处再摸脸,真菌会趁机转移到面部皮肤。
真菌感染的 “皮癣” 通常有明显边界,红斑边缘会微微凸起,上面覆盖细碎的鳞屑,瘙痒明显,还可能慢慢扩大范围。
皮肤屏障受损,对外界更敏感
脸上皮肤比身体其他部位更薄、更脆弱,屏障一旦受损,就容易出现类似 “皮癣” 的干燥、脱屑、泛红:
过度清洁:每天用热水洗脸多次,或频繁用去角质产品、皂基洁面,会洗掉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,破坏屏障;
护肤品刺激:用了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(比如含酒精、香精的产品),或频繁更换护肤品,可能引发皮肤敏感,出现干燥脱屑,看起来像 “癣”;
环境刺激:长期待在干燥、多风的环境里,或频繁受紫外线暴晒,皮肤水分流失加快,屏障功能下降,也可能出现脱屑、瘙痒。
其他皮肤问题的 “伪装”
有些时候,脸上的 “皮癣” 其实是其他皮肤病的表现,比如:
脂溢性皮炎:在鼻翼两侧、眉间等油脂分泌多的部位,出现红斑、油腻性鳞屑,伴有轻微瘙痒,看起来像 “癣”,其实和油脂分泌旺盛、菌群失衡有关;
湿疹:过敏或刺激引发的湿疹,也可能出现红斑、脱屑、瘙痒,尤其在换季时容易发作,和个人体质、接触过敏原(如花粉、护肤品成分)有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