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平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良性皮肤赘生物,其发病与病毒特性、传播方式及个体免疫力密切相关:<<<在线咨询
一、核心病因:HPV 病毒的感染与增殖
扁平疣主要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 感染所致,其中以 HPV-3 型、HPV-10 型最为常见。这类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,仅侵犯人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。
当 HPV 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进入表皮后,会在基底层细胞内复制、增殖,促使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,导致表皮增厚、角化过度,形成突出皮肤表面的扁平状丘疹,即扁平疣。
二、传播途径:病毒如何侵入人体?
直接接触传播:与扁平疣患者的患处直接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例如,握手时接触到对方手部的疣体,或用手触摸患者面部的扁平疣后再接触自身皮肤,病毒可通过皮肤表面的微小伤口(如擦伤、抓伤、日晒导致的细微破损)侵入。
间接接触传播:接触被 HPV 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发感染。毛巾、脸盆、衣物、门把手、手机屏幕等物品若沾染了病毒,健康人接触后,病毒可能附着在皮肤表面,若此时皮肤存在屏障薄弱点(如干燥脱屑、微小裂隙),就可能趁机侵入。
自身接种扩散:扁平疣患者若搔抓或摩擦患处,会导致病毒沾染到手上,进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(如面部、手臂),使疣体数量增多,呈现 “串珠状” 或沿抓痕分布的特点。
三、易感因素:哪些人更易患病?
免疫力低下:儿童、青少年(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)、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营养不良,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的人群,免疫力较弱,感染后更易发病,且疣体可能增多、增大。
皮肤屏障受损:皮肤长期处于干燥、敏感状态,或因过度清洁、频繁去角质、日晒伤、湿疹等问题导致角质层变薄,防御功能下降,会增加 HPV 病毒侵入的机会。
不良生活习惯:频繁用手触摸面部、揉眼睛等动作,可能将手上的病毒带到皮肤表面;与他人共用毛巾、护肤品、餐具等个人物品,会增加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