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,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扁平、隆起的小疙瘩,多发生在面部、手背、手臂等暴露部位。它的出现主要与人类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有关,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:<<<在线咨询
一、HPV 感染是根本原因
扁平疣由 HPV(主要是 HPV-3、HPV-10 型等)感染引起。HPV 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,可通过皮肤黏膜的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并复制、增殖,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,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良性赘生物,即扁平疣。
这些病毒颗粒存在于病变组织中,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,也可在自身不同部位之间扩散。
二、传播途径是重要诱因
直接接触传播:与扁平疣患者的病变部位直接接触,是主要的传播方式。比如与患者握手、拥抱,或接触到患者疣体破损处渗出的液体,都可能感染 HPV 而引发扁平疣。
间接接触传播:接触被 HPV 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。例如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、浴巾、衣物、刷子、脸盆等个人物品,病毒可能通过这些物品转移到健康人的皮肤黏膜上,进而引发感染。
自身接种传播:如果自身已经患有扁平疣,用手搔抓疣体后,再接触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,病毒可能会通过手部传播到新的部位,导致新的疣体出现。
三、免疫力低下易患病
身体免疫力的强弱与扁平疣的发生密切相关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,比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营养不良、患有慢性疾病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,身体对 HPV 的抵抗力会减弱,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而引发扁平疣。
相反,免疫力较强的人,即使接触到 HPV,也可能凭借自身的免疫功能将病毒清除,不会出现明显的疣体。
四、皮肤屏障受损增加感染风险
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,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,HPV 更容易侵入皮肤引发感染。比如皮肤出现外伤、擦伤、抓伤等微小破损,或长期处于潮湿、闷热的环境中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都可能增加扁平疣的发病几率。
此外,频繁摩擦皮肤(如佩戴过紧的首饰、衣物摩擦等)也可能破坏皮肤的完整性,为 HPV 的入侵创造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