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皮肤干燥与环境刺激
干燥缺水:脚踝部位的皮脂腺分布较少,尤其在秋冬季节,空气湿度低,皮肤水分易流失,角质层干燥紧绷,神经末梢受刺激后引发瘙痒,通常表现为单纯瘙痒,无明显皮疹,或伴随轻微脱屑。
物理摩擦或刺激:长期穿紧身、不透气的袜子或鞋子,脚踝处反复受到摩擦、挤压,会损伤皮肤屏障,导致局部敏感瘙痒。此外,裤子裤脚的摩擦、外界灰尘、花粉等附着在脚踝皮肤表面,也可能引发刺激性瘙痒。
二、过敏或接触性皮炎
接触性过敏:脚踝皮肤接触到过敏原,如袜子、鞋子中的化纤材质、染料,金属饰品(如脚踝链),外用的护肤品、药膏,或接触到植物汁液、昆虫分泌物等,会引发过敏反应,表现为局部发红、起小丘疹,伴随明显瘙痒,严重时可能出现红肿、水疱。
湿疹: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,累及脚踝时,会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伴随剧烈瘙痒,皮肤可能变得粗糙、增厚、脱屑,常与过敏体质、皮肤屏障受损、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,易反复发作。
三、感染因素
真菌感染(脚气蔓延):若本身患有足癣,真菌可能蔓延至脚踝部位,引发局部感染,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红斑、脱屑,伴随瘙痒,有时还会出现水疱,具有一定传染性,尤其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更易加重。
蚊虫叮咬或螨虫感染:夏季或在潮湿环境中,脚踝易被蚊子、螨虫、跳蚤等叮咬,叮咬处会出现孤立或小簇的红色丘疹,中心可能有小咬点,瘙痒感通常较为剧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