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团疹,又称荨麻疹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,其特征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瘙痒性的风团,形态多样,大小不一,常在数小时内消退,但可反复发作。了解风团疹的成因,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。总的来说,风团疹的发生机制复杂,涉及多种因素,可以概括为免疫机制、非免疫机制以及物理因素。
首先,免疫机制是风团疹的主要成因之一。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是其中常见的形式。当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,例如食物(海鲜、坚果等)、药物、昆虫叮咬或吸入物(花粉、尘螨等)时,体内会产生针对该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。这些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。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,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,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,释放组胺、白三烯等炎症介质。这些介质作用于血管,导致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进而引起皮肤组织水肿,形成风团。<<<在线咨询
其次,非免疫机制也可能引发风团疹。这类机制不涉及IgE抗体,而是通过其他途径直接激活肥大细胞,使其释放炎症介质。例如,某些药物(阿司匹林、非甾体抗炎药等)可以直接激活肥大细胞;补体激活也可以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,释放组胺;一些食物添加剂,例如色素和防腐剂,也可能诱发非IgE介导的风团疹。
此外,物理因素也是风团疹的诱因之一。物理性荨麻疹是指由物理刺激引起的风团疹,常见的类型包括:皮肤划痕症(由轻微的皮肤摩擦引起)、寒冷性荨麻疹(由寒冷刺激引起)、日光性荨麻疹(由日光照射引起)、压力性荨麻疹(由持续的压力引起)以及振动性荨麻疹(由振动刺激引起)。这些物理刺激可以直接激活肥大细胞,或者通过神经反射机制间接激活肥大细胞,从而导致风团的产生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风团疹病例的病因难以明确,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。这类荨麻疹的病因复杂,可能涉及自身免疫、感染、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,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