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,俗称“风团”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其特征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、瘙痒性的隆起,形状和大小不一,并且会迅速出现和消退。当荨麻疹突然发作时,往往令人困扰,究其原因,则涉及多种内外因素。<<<在线咨询
首先,过敏反应是导致突然长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人体在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后,会释放组织胺等介质,引发皮肤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,从而形成风团。常见的过敏原包括:食物(如海鲜、花生、牛奶、鸡蛋等)、药物、花粉、尘螨、动物皮屑、昆虫叮咬等。对于个体而言,了解并规避自身的过敏原至关重要。
其次,物理刺激也可能引发荨麻疹。这包括冷、热、压力、摩擦、阳光照射等。例如,某些人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后会出现寒冷性荨麻疹;皮肤受到强烈抓挠或摩擦后可能出现皮肤划痕症;长时间坐立或受压部位可能出现压力性荨麻疹。这类荨麻疹的特点是与特定的物理刺激密切相关。
再者,感染因素也不容忽视。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毒素作用,诱发荨麻疹。例如,上呼吸道感染、胃肠道感染,甚至是慢性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,都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。在某些情况下,治疗原发感染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。
此外,精神神经因素在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一定角色。精神紧张、焦虑、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,从而降低皮肤的抵抗力,使荨麻疹更易发作或加重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心态,学会排解压力对于预防和治疗荨麻疹具有积极意义。
内科疾病也可能是突然长荨麻疹的潜在原因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、风湿免疫性疾病(如红斑狼疮)等,都可能伴发荨麻疹。在这种情况下,荨麻疹往往是疾病的一个信号,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原发病。